聚合物

中科院化学所刘云圻院士、郭云龙研究员AM:新型亚微米结构聚合物实现高性能可拉伸发光二极管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可拉伸显示器因其能够贴合各种曲面而成为下一代柔性电子产品的理想选择。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自1990年首次演示以来,因其固有的柔韧性、低成本和适用于大面积溶液加工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然而,如何在保持高拉伸性的同时实现高亮度和高

聚合物 郭云龙 亚微米 刘云圻 亚微米结构 2025-11-18 08:09  2

四川大学周涛教授AM:新型聚合物表面实现全生命周期高效防冰除冰

结冰是影响航空、道路交通和电力传输等领域的常见问题,尽管已有数十年研究,开发出兼具高耐久性、低能耗和环境友好型的防冰除冰策略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当前方法主要包括主动除冰和被动防冰两类,但前者存在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而超疏水表面虽能延缓结冰,却在严寒环境下

四川大学 聚合物 周涛 ni 防冰 2025-10-31 07:15  2

突破42%击穿强度!西安交大团队研发新型聚合物材料

然而,长期以来,商用聚合物材料始终面临性能瓶颈,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虽应用广泛,介电常数仅约2.2,击穿强度不足600 MV/m,储能密度受限;芳香族聚合物如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虽具备高绝缘性,但强π-π堆叠效应会导致高电场下电导损耗剧增,同样难以满足高性

西安交大 聚合物 聚合物材料 bopp 金刚烷 2025-10-30 09:28  2

四川大学朱剑波教授团队Angew:动态动力学拆分聚合合成手性聚合物

手性聚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DNA、多糖和核酸等,它们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手性结构赋予聚合物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结晶性和光学特性,因而在科学研究和材料应用中备受关注。目前,合成手性聚合物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聚合手性单体和动力学拆分聚合。然而,前者受限

动力学 聚合物 angew 朱剑 动力学拆分 2025-10-30 07:16  2

河北工业大学AFM:新型聚合物复合阴极材料突破水系锌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瓶颈

随着全球对先进储能设备需求的不断增长,水性锌离子电池因其安全性高、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和资源丰富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阴极材料的选择仍是其发展的关键挑战。锰基材料,尤其是二氧化锰,因其高比容量、宽工作电压和成本效益而被广泛研究,但其导电性差、反应动力学缓慢、结

afm 聚合物 河北工业大学 阴极 阴极材料 2025-10-27 18:09  2

华中科技大学《自然·通讯》:新型氟化聚合物电解质实现宽温域固态电池突破

当前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的碳酸酯基电解液存在电压窗口窄、工作温度范围有限以及高易燃性等挑战,限制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聚合物电解质虽具柔韧性、易于加工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如聚环氧乙烷(PEO)基电解质在低温下离子传输动力学缓慢,高温下稳定性不足,难以实现宽温域

电池 聚合物 电解质 华中科技大学 聚合物电解质 2025-10-21 07:54  2

中科院青能所崔光磊、张焕瑞AM: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实现长寿命锂金属电池

随着电动汽车和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锂金属电池因其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低氧化还原电位而备受关注,然而其实际应用却受限于液态电解质中锂离子与阴离子分布不均、固态电解质界面机械强度不足等问题,导致锂枝晶生长、循环寿命短和安全风险高

聚合物 电解质 光磊 张焕 聚合物电解质 2025-10-13 17:09  2

中科院化学所符文鑫AM:新型交联聚合物电介质,实现高温能量存储

随着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对高功率能量存储需求的日益增长,聚合物电介质电容器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显得尤为关键。然而,现有材料如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在高温条件下性能急剧下降,主要源于热激活电荷传输现象导致的传导损耗或极化不足。在混合电动汽车、地下油气勘探和航空航

交联 聚合物 电介质 聚合物电介质 交联聚合物 2025-10-13 17:09  4

四川大学邹国红教授AM:可打印再生聚合物,实现超长热增强余辉发光

在生物成像、防伪与光学传感等领域,长余辉发光材料因其能够实现时间分辨检测并显著提升信噪比而备受关注。目前广泛使用的无机长余辉材料,如SrAl₂O₄: Eu²⁺, Dy³⁺等,虽具有高亮度和长余辉时间,但其制备需高温、质地脆硬且可能含有毒重金属,限制了其应用。与

四川大学 聚合物 余辉 四川大学邹国 邹国 2025-09-29 08:10  3

事关全固态锂电池,重大突破!

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另外,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杨培华课题组通过构建新型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为发展安

张强 聚合物 锂电池 溶剂化 杨培华 2025-09-27 19:17  6

清华大学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面向电动汽车、电动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对动力系统提出的高能量、高安全需求,开发兼具高能量密度和优异安全性能的电池器件已成为当前储能领域的重要挑战。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潜力,被广泛视为下一代二次锂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尤其是以富锂锰基层状氧化

清华大学 电池 聚合物 电解质 聚合物电解质 2025-09-27 15:36  6